答曰:闻这个闻法的答 说到无情,人们就想到草木瓦砾。说到有情,人们就想到生命个体。在禅宗文化里,恰恰不是这个意思。那么,又是什么意思呢?有情,即是众生。众生,即是有情。无情,即是诸佛。诸佛,即是无情。然而,诸佛的无情,却不是草木瓦砾的无情,而是有情而超然的无情。弘忍大师有偈云:“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。无情亦无种,无性亦无生。”这第一句话,是说众生的。“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”。这个有情,就是指众生。有佛情的人,借着自己的佛情,修学心地法门。这就是“有情来下种”,这就是种下见性成佛的内因。待到内因成熟时,触缘便能悟道。这就是“因地果还生”。 “无情亦无种,无性亦无生”。这个无情,就是指诸佛。诸佛世尊,不住法身,无法身情。不住化身,无化身情。诸佛世尊,以无所住处为涅槃,以大千万相作自己。到了这里,哪里还有什么法身可住呢?青青翠竹,即是法身。到了这里,哪里还有什么生死可了呢?生死涅槃等空花。 这个有情,这个有情于佛法的人,他借助于对佛法的情执,才能种下见性成佛的内因。 这个无情,或曰这个妙明真心,或曰这个清净法身,他还有情么?他还附物么?他还污染么?他就是情不附物的人,他就是无情的人,他就是本色的道人。 既然无情即是此心,无情即是此佛,那么,无情说法,就是此心说法,就是此佛说法。 问:无情说法,什么人得闻? 答曰:无情说法,无情得闻。也就是说,此心说法,此心得闻。也就是说,此心是说法的人,此心也是闻法的人。 问:此心说法,此心得闻。得闻个什么? 答曰:闻这个闻法的。 这个闻法的是谁?这个观音的是谁?若真修行人,只闻此法,只见此心,所谓“返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”。是谁?若真修行人,只闻此法,只见此心,所谓“返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”。